爱电竞

热线电话:
爱电竞
热门搜索:
你的位置: 爱电竞 > 产品展示 >

被骂叛徒的“专家”,在报刊上胡说八道,曾收到海军上将的警告

产品展示 点击次数:77 发布日期:2025-08-21 12:47

2013年新加坡国际海上安全会议上,一个戴眼镜的男人挤到中国海军司令员吴胜利面前,语速急切地追问:“中国要造能载战斗机的大航母?”吴胜利上将直视他,接着说要他等官方通知。交流的最后,上将突然很严肃的一句话,就撕下了他遮挡丑恶嘴脸的面具。

这个叫平可夫的人,本名叫张毅弘,云南人。早年他活在“天才人设”里:自称9岁讨论越南战争,11岁和大人辩二战名将,13岁能拉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。可现实很骨感。他高考没考上本科,只读了云南师专中文系。去日本留学时,每天凌晨3点爬起来给《朝日新闻》送报纸,累到靠大量镇静剂撑着。

那段日子简直让他感到绝望,他曾发着高烧爬六楼送报,汗水把镇静剂的包装纸都泡烂了。为了生存下去,他开始写文章。其实,那些“分析中国军事”的稿子,不过是蹲在廉价公寓里,对着过期杂志瞎编。因为胡说的本领很强,一些报刊就愿意买他的稿。话说,那些真正懂军事的人,不会浪费时间在这个中文系专科出身说的胡话?

90年代,张毅弘跑到加拿大后,他发现在日本的那套,更加受欢迎。他像是打开了“财富密码”:把骂中国军事,当作了首要工作。于是,他改名为“平可夫”,创办了《汉和防务评论》,把中国当“流量提款机”。1996年《汉和防务评论》发布了一篇报道,“上海青浦公园有航母!”的标题震得西方媒体集体“高潮”。平可夫煞有介事画了“卫星图”,说“水泥结构里藏着舰载机跑道”。

有意思的是,美国驻华使馆真派了个武官,扛着望远镜去公园暗访。结果看到的是孩子们骑在“水泥航母”滑梯上尖叫。武官回来写报告:“这是游乐园设施,建议以后别理这种闹剧。”可平可夫脸都不红,转头写篇《中国欺骗世界的军事阴谋》,把谎言包装成“情报战”,居然还有欧洲小媒体转载。这波操作让他发现:只要把“中国威胁”编得越离谱,稿费单来得就越勤快。

张毅弘的“谣言生意”越做越疯。中国出口的某款防空导弹,和俄罗斯的S300有技术关联,但这不是“山寨”,而是光明正大的合作。俄罗斯的生产厂家早就和中国签了协议,允许中国在S300的基础上进行研发,甚至还主动帮中国改进技术(比如优化制导系统、提升射程)。平可夫为了抹黑中国,故意忽略“合法授权”这个前提,张嘴就骂“山寨”,等于把中俄的正常合作说成“偷窃”。

还有一回,他说“中国无人机不如美国,所以不敢参展”,可珠海航展上彩虹、翼龙把展台挤得水泄不通,外媒记者举着相机追着中国专家问,把平可夫早年写的“中国无人机垃圾”文章打印出来当场打脸。

更离谱的是,他说中国仿苏-35时“早该被俄罗斯T-50碾压”,结果苏-57还没成型,歼-20都列装部队了。还有胡吹美国B-2隐轰能炸中国80个核目标,军事专家直接拆穿:“B-2只有带常规弹头才有可能,还得是伊拉克那种防空水平——敢闯中国腹地?怕是有来无回!”他的“评论”,就是把中国武器往死里贬,给西方递刀子,可惜全是漏洞百出的臆想。

2013年,张毅弘先通过中国使馆申请采访吴胜利,被以日程太满婉拒;不死心的他,跟着中国代表团跑到以色列馆,硬凑上去提问。吴胜利上将回头看着他,一字一句说:“平可夫,你文章观点太尖锐,不少是猜测。”顿了顿又补一句:“希望你诚实点,把杂志办好,咱们合个影。”这话里的分量,在场人都懂——将军看透了他“靠猜测定人设”的把戏,当场给了个台阶,也给了记警钟。

折腾了几十年,张毅弘的“反华生意”终于黄了。2022年,《汉和》办公室的电费单都交不起了。西方媒体先撤了:《纽约时报》发现他连中国军舰型号都认错,把052D写成054A;加拿大政府冻结账户,理由是“其言论涉嫌恶意误导公众,影响中加关系”;日本防卫厅更狠,直接发公文:“平可夫的分析毫无军事常识,今后不再合作。”等到2023年公章被封在办公室,平可夫抱着纸箱往外搬旧杂志时,才发现自己连个帮忙的助理都没有。

最近几年,他倒是松口说“中国歼-10C空战厉害,六代机可能超美国”,但偶尔还蹦出“美军误炸中国军舰”的旧调,被官方骂“跳梁小丑垂死挣扎”。

产品展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