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(来源: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)
近期,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副院长解学成,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员彭雅哲于《中国金融》2025年第13期发表文章《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》。《中国金融》杂志创刊于1950年,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、中国金融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,是全国性金融财经类刊物。《中国金融》杂志以“权威、专业、理性、前沿”为理念,以“高端权威、高层读者、高效传播”为特色,以宣传金融政策、分析金融运行、报道金融实践为主旨,长期服务于金融改革和发展、服务于金融中心工作、服务于金融从业人员,是国内外了解中国金融的重要载体。
普惠金融作为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抓手,在稳定市场主体、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;而资本市场凭借其独特的资源配置功能与价格发现机制,正逐步成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。通过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、可负担性与可持续性,资本市场正切实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为经济稳健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。
本文建议从四个方面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。一是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,特别强调北交所、新三板与区域股权市场的协同发展与制度衔接,构建梯度化市场体系,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。二是聚焦农村金融服务创新,构建适应农业生产周期、农村经济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;大力推广“保险+期货”模式,开发更多农产品衍生品以完善风险对冲机制;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对接资本市场,引导资金投向种业、智能农机等关键领域。三是丰富居民财富管理产品,发展“低门槛、低费率、低风险”的普惠型金融工具,如指数基金、养老目标基金和ESG基金等,为居民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选择;强化智能投顾服务能力并推动其向县域农村下沉,使金融服务体系向“适老化”转型。四是引导金融机构服务下沉,发挥证券公司的专业优势,推进财富管理分层转型,完善激励约束机制,并创新运用资产证券化和S基金等工具盘活资产。
原文如下:
撰稿人:彭雅哲